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17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其中,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一枚来自中国的五铢铜钱,经过保护处理后,钱币上“五铢”两字清晰可辨。这也是此次发现的最直接的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的证据。更特别的是,这枚铜钱是墓主人佩戴的装饰品,已经超越了货币流通的价值,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播与影响。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不少地方巧妙而深入地发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就是一张很有辨识度的城市名片。“先买戏票,再订机票”,一张小小木偶剧戏票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文旅市场,仅去年在剧场就有900多场木偶剧演出,观众人数更是超过40万人次。
暑运铁路新调图后,广州白云站增加45.5对旅客列车,其中普速客车增加36.5对。面对调图带来的变化,广州白云站派出所提前谋划,充分预想大客流带来的各类风险隐患,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接铁路单位,落实公共交通接驳、网约车通道管理等便民举措。同时,强化站车治安和交通秩序整治的路地联勤联动,确保旅客出行“平安畅通”。
“优秀剧目2025暑期巡演100+活动”同步启动,《猫神在故宫》《西游记》等16部作品将在北京、浙江、江苏等9省市演出122场,以低票价、公益性原则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此外,戏剧节还推出艺术市集、音乐剧工坊、“公益小使者”评选等普惠活动,深化文旅融合与戏剧教育。(完)
从去年起,新疆大学借助援疆高校力量,开始探索实施“学科共建”。学校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一流学科建设提质升级,整合15所支援高校学科优势和资源,采取组团式“多帮一”方式,形成以三个一流学科为牵引,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统计显示,2024年全区新增39个学位点,喀什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分别新增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久事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集团董事长周耀东表示:“今年‘上海之夏’打造升级版Shanghai Pass城市定制卡,融合‘交通、旅游、购物、餐饮’多元优惠于一体。Shanghai Pass城市定制卡无需实名认证就可激活、即买即用,在提供基础交通功能服务外,整合浦江游览、豫园、双层巴士等游览产品,叠加新天地、淮海中路、徐家汇等商圈消费优惠。升级推出多日通票,联动更多景点、更多优惠、带动更多消费。”
截至5日15时21分,广东有8个台风蓝色预警、8个台风白色预警、1个暴雨黄色预警、8个雷雨大风黄色预警、29个高温橙色预警和65个高温黄色预警处于生效中。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廖秀清说,此次,他们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订单,出口的“鲛子号”小型观光载人潜水艇将作为深海观光装备,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
广州7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之湛江站”暨“跟着海岛去旅行”2025年广东文旅消费促进活动,7月4日晚在湛江金沙湾滨海休闲旅游区启动。
据统计,今年参赛项目中,聚焦环保、健康、无障碍生活等社会议题的作品占据高比例,生动体现了新一代青少年对公共事务的敏锐关注与责任担当。值得关注的是,不少8岁至10岁的小发明家已能熟练运用编程、传感器等技术工具,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发明原型。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现场还举行了杭州海外联谊会创新创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杭州市余杭区侨创联盟揭牌仪式以及杭州市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导师聘请仪式,旨在进一步凝聚侨界力量、整合侨界资源、服务侨界人才,助力杭州打造“侨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