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388
扎染是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之一,通过巧妙的扎结方式和精准的染色技术,经过反复浸染,大自然的五彩斑斓便在织布上留下千姿百态的图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表示,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构建“算力、存力、运力”一体化发展体系,将存力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局。对于存力建设,王保平呼吁,要坚持创新驱动,筑牢安全根基,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优化全国布局,深化区域协同,推进绿色集约发展;深化融合赋能,激活数据价值,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官网介绍,四川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郴州7月11日电 (记者 徐志雄)在“中国最南端高山草原”体验策马奔腾的洒脱,寻一处阴凉地品瑶乡美食、赏绝美风景;暮色降临支上帐篷,在音乐嘉年华中徜徉星河……暑期来临,湖南郴州北湖区迎来入境游热潮,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慕名登上海拔1314米的仰天湖大草原避暑纳凉,体验不一样的高山草原风情。
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11日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6月29日至7月11日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
阿尔巴尼斯将于12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今年5月连任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他继2023年11月后第二次以总理身份访华。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陈溯)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高温闷热天气逐渐增多,北方多地连续多日体验“桑拿天”。记者11日从气象部门获悉,预计未来一周,中国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影响将超过15省份,且局地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
此次“和美全球行”再度升级,不仅是五粮液将中国白酒的生态智慧与东方美学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生动实践,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白酒文化的热潮,让“和美”理念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广东全省绿电需求超120亿千瓦时,绿电消费用户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十大行业,约占全省绿电交易电量的70%。(完)
从211件故宫珍藏文物中,探究清代宫廷设计师们如何慕“古”求“新”。7月4日,“达古今之宜——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以“追踪一件仿古艺术品的诞生”为序幕,以清代宫廷艺术为背景,探究中国造物如何“通古今之变”。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日方称将认真对待历史释放什么信号 中日关系迎来新希望!日外务大臣向中国承诺,日本将认真面对历史,与中国一道面向未来。中日两国的互动始终是国际外交舞台上的焦点。近日,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面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似乎吹散了一些笼罩在两国关系上的阴霾,让人们看到了中日友好合作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