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667
甲骨文的出现让商代成为信史时代的开端,青铜器精湛的制作技艺构建起“祀与戎”的国家治理框架。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展览“看·见殷商”,组织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文物,揭示了商代文字、礼制、技术对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深远影响,勾勒出商代历史的清晰轮廓。
其中,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一枚来自中国的五铢铜钱,经过保护处理后,钱币上“五铢”两字清晰可辨。这也是此次发现的最直接的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的证据。更特别的是,这枚铜钱是墓主人佩戴的装饰品,已经超越了货币流通的价值,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播与影响。
据英国内政部通报,执法行动于7月1日启动,警方在多地执行搜查令,抓获5男2女共7名嫌疑人。调查显示,该团伙长期利用伪造护照、签证及在英合法居民身份文件,为非法移民提供偷渡服务。警方在主嫌电子设备中查获大量伪造证件图片,部分文件被重复用于协助不同人员入境。
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盆地西部及甘肃南部一带近期降雨频繁且累计雨量较大,夜雨特征明显(夜间降雨较强,白天减弱),公众需多加警惕局地强降雨或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避免前往山区等灾害易发区。
宁波7月3日电(奚金燕 李瑶琦)7月3日,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梅西滚装码头,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旗下联合环球滚装船公司(以下简称UGR)新一代双燃料动力汽车滚装船“扎赫尔”轮,装载近4000辆中国制造汽车开启首航。
【02:35】2日晚间至3日凌晨,印度尼西亚一艘客轮在巴厘海峡沉没。事故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30人失踪。事发时船上载客与载货混合,暴露印尼渡轮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7项考古成果。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新疆石河子7月3日电 (史玉江)日前,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的无人机生产制造基地,几架大型无人机陈列在智能化生产线上。“预计今年可交付20架鸿雁大型无人机。”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涛说。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这项旧石器时代木器考古的重要发现和多学科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以《中国西南甘棠箐遗址30万年前的木器》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线发表。
7月3日,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媒体提问:美国与越南达成的贸易协定是否针对中国?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这是否会损害中国出口商的利益?中方将如何回应?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之所以火爆,主要源于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杭分析称,当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不少家长对相关信息缺乏足够了解,由此,一些个人和机构从中发现商机,利用信息差贩卖焦虑。
对此,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刘钢提出,AI教育要在效率与温度间把握好尺度。天立启鸣AI学伴实现精准教学,同时将情感互动过程留给教师和学生,是“科技向善”的生动体现。
3日,安徽多地最高气温也达到39℃。在中央气象台当日15时的高温榜上,安徽广德、灵璧以39.1℃并列全国第一,安徽宁国以39.0℃排名第三。安徽省会合肥最高气温38.4℃,创下今年新高。3日12时40分,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达1246.7万千瓦,今夏首次打破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