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对此作出深刻阐释。比如,《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要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更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
专家表示,《通知》中提到,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这项政策过去只集中在特困行业,现在扩大了缓缴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作为“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新田大豆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该县自2023年起持续发力,通过大协作攻关、优机制推广、强政策支持、整建制推动,全面补齐要素短板,融合全环节技术,带动全领域提升。
成都7月11日电 (记者 刘忠俊)“地铁为什么不能24小时运营?”这是许多市民、尤其是深夜归家者的疑问。7月10日深夜,成都市民、媒体代表及网络大V组成的“观察团”走进停运后的成都地铁车站,直击4小时“幕后战场”,探秘缘由。
舟山7月11日电(鲍梦妮)近日,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举行的“两山”理念20年记者采风活动走进浙江省舟山市五峙山列岛,了解浙江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成效。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通过技防,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更好地、更加精准地开展防溺水工作。这些技术能够全天候运行,而且效率也非常高。当然我们看到这些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看相关部门怎么样协力参与、看能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真正地让儿童能够远离危险。所以,怎么样去把这些技术用好,包括这些技术怎么在运用的过程之中持续更新维护,做到技术到位,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汇集全国17个省(市、区)51家文博单位的341件(套)文物,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青铜文明主题展。这不仅是一场文物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寻根——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铭文,铸刻着先民对秩序的追求、对天地的敬畏以及对“中国”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最初想象。
作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西夏陵的考古与发现,让今人得以窥见一个千年前持续近两百年的王朝之历史面貌,有着“见证消逝文明”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普世价值,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见证。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通过签证中心合作与快闪活动的结合,五粮液为中国白酒企业进入海外酒类市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并以签证中心为支点,将东方文化传递到海外国家,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近日,博科娃接受“东西问”独家专访。她回顾了任期内推动的重要工作,分享对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的观察。她坚信文化交流能为全球对话创造信任空间,并呼吁在气候变化与地缘冲突交织的时代,继续以文化为桥梁,重建信任、凝聚共识。
新质生产力深化了对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范畴和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科学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辩证关系,为认识和分析社会发展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为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怎样对经济基础发挥反作用,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我体验了亲手泡茶的过程,原来水温的细微差异、冲泡时间的精准把控,都藏着茶文化里不疾不徐的智慧。这不仅是泡茶的技巧,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西班牙华侨新生代陈琳琳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她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以后要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根据西方一元现代性的叙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线性演进过程,资本主义的胜利造就人类文明演化的最高形态。在他们看来,西方国家率先实现内生现代化,其标榜的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模式便自然而然成为现代化唯一可行的“模板”。于是,“现代化=西方化”被一些西方中心论者描述为“世界公理”。长期以来,他们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模板、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来定义现代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跟在它们后面亦步亦趋,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遭遇西方文化与本土传统之间的内在冲突,另一方面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在“水土不服”中“误入歧途”,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