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33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推动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此次峰会是印度尼西亚作为新正式成员,以及10个新晋伙伴国加入金砖机制后,举行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拉美多国专家和学者表示,金砖机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的代表,其不断扩容和机制深化,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为实现包容性全球化注入“南方力量”。
他们表示,在拉美国家中,既有金砖创始成员巴西,也有古巴、玻利维亚等金砖伙伴国,还有积极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哥伦比亚,充分体现了金砖机制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正在拉美地区日益获得广泛认同与响应。
六大议题彰显发展中国家核心关切
本次峰会围绕“加强全球南方合作,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两大主轴,设定六大优先议题,涵盖全球卫生与健康、贸易投资与金融、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体系改革及金砖机制自身建设等关键领域。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议题紧扣当今国际发展趋势与全球南方面临的核心挑战,充分体现出金砖国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识与诉求,也凸显出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集体声音。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费尔南多·布兰科里表示,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尤其在拉美、非洲与亚洲等高风险地区更为突出。而人工智能治理则涉及知识产权与技术主权,是南方国家在数字时代争取平等地位的关键。若无法制定契合自身利益的规则,南方国家可能再次陷入对欧美主导技术体系的结构性依附。
布兰科里说,巴西提出这些议题展现出其务实且具全球视野的外交思维,不仅在多边平台上坚定支持多极化与南南合作,还积极寻求在气候融资、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供可行解决方案,强化发展中国家的议题主导能力。
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瓦纳库尼认为,此次峰会所聚焦的议题,体现出金砖国家愿意正视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长期发展困境,提供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合作机制。他强调,金砖合作机制与传统的条件性援助模式不同,它坚持在平等、互信与非附庸基础上构建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南方国家打破技术壁垒、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提供了制度性空间。
哥伦比亚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亚历杭德罗·托罗表示,在当前国际格局重构的背景下,金砖机制所倡议的议题正好契合南方国家面临的现实挑战与转型机遇。唯有在对等关系中,发展中国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转型、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技术能力跃升。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高文勇表示,发达国家倾向于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利益绑定,而忽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现实。相比之下,金砖国家倡议强调将减贫与绿色议程协同推进,体现出对发展权的高度重视。高文勇还表示,金砖国家在议题设定上摒弃了欧美国家那种单向度的“万能公式”,转而以全球南方的发展逻辑为出发点,探索更加务实可行的发展方案。
金砖吸引力在拉美持续增强
本次金砖峰会召开前夕,拉美地区出现明显趋势,越来越多国家希望加入金砖机制或深化与其合作。2025年1月,玻利维亚与古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6月,哥伦比亚时任外长萨拉维亚确认,该国已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7月5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里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批准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该银行正式成员。
专家指出,金砖机制对拉美国家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反映出地区国家在当前全球格局调整中的战略转向,即通过拓展外交空间,减少对单一大国或传统合作体系的依赖。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安东尼奥·罗梅罗博士表示,金砖机制为像古巴这样长期受到外部制裁的国家提供了多边合作与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机遇。同时,金砖平台也为古巴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拓展外交影响力提供了切入口。他表示,古巴可凭借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及在拉美加勒比地区的区位条件,成为金砖国家深化在拉美地区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
分析认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不同于传统国际融资机构的融资模式,尤其是迎来成立10年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南南合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巴西前总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7月5日在新开发银行2025年年会上表示,成立十年来,新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塑造自身未来,彰显了持续包容、公平自主的发展理念。罗塞芙在致辞中指出,新开发银行的创立,体现了全球南方不再被动接受外部发展模式,而是积极主动塑造自身未来,并向世界证明发展不止有一种模式。
托罗表示,哥伦比亚加入新开发银行体现出其在寻求经济金融独立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新开发银行不仅能为各地基础设施升级提供融资支持,也将助力其拓展数字经济布局。
他补充说,越来越多拉美国家寻求与金砖合作,是在传统伙伴日益收紧合作空间的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选择。金砖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对外合作新平台。
中巴务实合作为“大金砖”注入动力
专家认为,中国与巴西作为金砖机制创始成员,长期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在多个关键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不仅为全球南南合作提供范例,也增强了“大金砖”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8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
中巴同为自由贸易坚定支持者,反对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今年5月,金砖国家外长会在巴西举行,与会各方共同反对滥施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行径,呼吁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发展中国家抗风险能力。
在科技合作方面,中巴在地球资源卫星研制方面已合作逾30年,被誉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南南合作典范。双方共同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已达6颗,目前在轨运行的04星和04A星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森林保护与灾害防治。此外,中巴还在推动建设金砖国家“遥感卫星虚拟星座”,已启动星座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将为全球气候治理、环境保护等提供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支持。
在国际事务中,中巴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方面拥有共同立场,两国在联合国共同推出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并共同发表了《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联合声明。
布兰科里表示,中巴在全球治理议题上拥有高度共识,以平等互信为基础推动多边外交创新,积极在气候议题与维护和平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成为金砖机制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还指出,在绿色转型方面,中巴高度互补,巴西具备清洁能源资源与减排政策经验,中国则在新能源技术与绿色融资方面拥有全球领先优势。双方合作形成“资源+技术+资本”合力,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可借鉴模式。
巴西光伏太阳能协会执行董事罗德里戈·萨瓦伊亚表示,中巴在清洁能源合作上成果显著,推动光伏设备在巴西实现大规模本地化应用,有效降低成本,为南南合作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他还表示,金砖国家有望在今年11月于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形成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
“大金砖”开辟全球治理新空间
2025年初,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金砖成员国,继埃及、伊朗、阿联酋等国之后加入金砖。6月,越南成为第10个金砖伙伴国,更多国家表达加入意愿。目前,金砖国家总人口近全球一半,经济总量占比超过3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七国集团。
巴西总统卢拉7月5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致辞时积极评价大金砖合作机制。卢拉表示,当前全球GDP有四成由金砖国家成员贡献,2024年金砖国家经济增幅达4%,高于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率3.3%。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新兴国家应共同捍卫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塑国际金融架构。
卢拉在致辞中还表示,金砖国家对建立全球反饥饿和反贫困联盟发挥关键作用,应努力推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持续发展,探索生物经济发展路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专家认为,随着新成员与伙伴国不断加入,“大金砖”机制日益壮大,将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实现南南合作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而中国将在其中继续发挥关键推动力。
布兰科里表示,金砖机制的扩容回应了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普遍诉求,展现出非意识形态化、多样性、开放性强的协作新模式。他说,新开发银行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西方金融机构的融资选项,不以资源换资本为前提,持续加强对基础设施、绿色能源与可持续项目的支持,在全球金融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瓦纳库尼认为,“大金砖”机制实现了成员国之间在自然资源、人口规模与市场容量的战略结合,结合中国在科技与产业上的优势,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高文勇指出,落实金砖合作机制的各项议程,无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终目标都应落在改善本国人民生活质量上。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就,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中国将在金砖机制未来发展中,继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总台记者 雷湘平 廖开迪 史跃)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