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1
年过七旬的穆言灵,精神矍铄。她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中唯一一位外国人。“我是各位的老朋友。”她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向全场嘉宾打招呼。扎根中国30余年,穆言灵致力于寻找父辈与中国鼓岭的友谊故事,将美中民间友谊的火炬传承下去。
如何从马来西亚的视角体认文明互鉴?中马两国合作互鉴有何效能?为何说互鉴与对话是当今世界所亟须?魏家祥日前就此接受“东西问”专访,阐述他的洞察与见解。
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在国内市场不断发展,行业整体呈现出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963.87亿元,同比增长5.30%;白酒出口额达到9.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13%,中国白酒正在加速出海。然而,据贝哲斯咨询统计,2024年全球烈酒市场规模为620亿美元,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仍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中国白酒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海外酒类文化,尤其是红酒、洋酒在全球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白酒市场存在一定的空缺。
西夏陵是具有独特建筑形制和重要文化内涵的一处陵墓遗址群,也是宁夏申报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考古研究发现,西夏陵大量吸收借鉴中原王朝陵寝制度。考古专家韩兆民、李志清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区调查简报》中写 道:“从王陵墓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是依山面河,互为形势。这反映了西夏王陵 墓区的择地,深受唐宋山陵葬仪及风水堪舆的影响。”
为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泰和县建立了覆盖全部生产主体的乌鸡农产品追溯体系。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便捷查询乌鸡在养殖、加工、运输等全链条的详细信息。这种全流程透明化运作,助力泰和乌鸡成功打入盒马鲜生等高端超市,并建立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专供渠道。2024年泰和乌鸡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全县71家规模养殖企业、20家加工企业协同发展。
犯罪嫌疑人 白应苍:民兵分成两部分,本地征召的,他们的吃喝拉撒、武器装备都是我来养,诈骗园区里的租金来养这些人;园区护诈的,是由金主交租金到物业办公室,再给他们发放,换句话说,金主在养这些人。
阿斯塔纳7月11日电 (记者 单璐)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府网站消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当地时间10日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函,就美方对哈萨克斯坦商品加征关税一事作出回应。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闽台大学生闽南方言短视频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名单》(下称“大赛获奖作品名单”),《跨越海峡的家书情》获一等奖。作为该作品的指导老师,吴鼎铭在创作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该大赛旨在推动年轻人关注闽南语的传承与发展。
看到变化的不只是企业。企业转型,政府陪跑,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在东莞,多家企业提到了东莞优品平台。“平台要帮没有品牌的企业树品牌,帮小品牌做大品牌。”东莞优品平台品牌负责人沈双介绍说,上线两年多时间,“东莞优品”已汇聚超过300家东莞品牌企业及5000多款优质“东莞造”。
此次获颁证书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大多来自上海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时尚消费品等。签约的外商投资项目主要涉及生物医药、时尚消费品、金融、汽车、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
在国外读研回国后,周若娴因不确定就业方向,也在家里休息了半年多。她参加了许多活动和学习班,探索自己的兴趣,但父母一直催促她找工作。“他们需要我一直处于忙碌或者正经工作的状态,不然他们觉得我对家庭没贡献。”周若娴说。最后,她顶不住父母的压力,走进了职场。
想让更多人了解武术、了解中国文化,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我最早来中国的时候,功夫电影和书籍是有的,但英文版的书籍少。现在情况好多了,很多经典著作都有了各种语言的译本。比如道教文化的典籍,《道德经》《庄子》《老子》、与道教相关的医书《黄帝内经》,在很多国家都能找到。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和AI技术十分发达,很多内容较易翻译。我自己目前也在翻译一本武术经典著作,我认为传承非常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教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通过交流、翻译和沟通,把这些宝贵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更多观众对《酱园弄》的期待,是一个关于女性觉醒的激昂故事——一个被压迫的女人如何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如何从逆来顺受走向抗争,又如何在其他女性的声援下争取正义。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女性叙事,但又不止于此。它讲的是一个发生在1945年的杀夫故事,“时代”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主角。彼时的上海处于特殊时期,战争尾声、政权更迭、思想碰撞,各种矛盾交织。詹周氏杀夫和一审死刑时,汪伪政权已摇摇欲坠,日本战败在即;8月,日本投降、汪伪政权覆灭,社会秩序剧烈动荡,正是这种混乱为詹周氏开辟了生路——政权更迭带来的司法真空,为后续改判创造了可能。
博物馆中的Z世代如何认识传统国色?策展团队的00后沈雨晨说,自己最早接触传统色彩时,只是觉得它们的名字很特别;在文博专业学习并接触到青铜、陶瓷、玉器等相关知识后,对于色彩的认识又拓展到这些器物背后的历史语境。青铜器其实并不“青”,秘色瓷之“秘”何解,元青花为何如此出名……通过这次策展和与观众交流,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物色彩的欣赏,是人们穿越古今、共同的美的体验。